近期,我观看了婚姻综艺节目《再见爱人》,深受触动。
其中,嘉宾郭柯宇与章贺的互动,映射出许多婚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(在此,我们暂不评判谁对谁错,仅就节目中的互动进行分析)。
郭柯宇,这位昔日的影帝,在嫁给三线演员章贺并生子后,逐渐淡出荧幕,事业上的停滞让她失去了自我价值感。
然而,当她首次亮相真人秀时,那种自带的魅力依然深深吸引了观众。
尽管已年过半百,她仍是整个节目的灵魂人物,光芒四射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她身边的人却常常带着怨气。
与自恋者共处一段时间后,你可能会感到莫名的抑郁,对生活失去热情,却又难以言明其中的缘由。
节目伊始,当谈及婚姻问题时,郭柯宇坦言:“我和章贺最大的问题是我从未真正爱过他。
结婚时,我刚从前一段感情中走出,内心空虚只想要个孩子,对情感并不投入。
而章贺也想结婚,我就觉得结婚也无妨,不行再离。”她平静地说出这番话,不带一丝情感,让人不寒而栗。
后来,她多次向他人提及此事,似乎并无不妥。但若换个说法,便是:“我其实根本没看上你是你要结婚的。”
自恋者会隔离真实的感受,让亲密的人难以近,靠近则会感受到深深的贬低。
他们内心享受着高高在上的感觉,以满足自尊的需求,这种需求甚至超越了情感需求。
那么,郭柯宇真的没有情感吗?倪萍在幕后采访时问她是否愿意再婚,她表示不愿,因为没有一个男人能比得上章贺对家庭的细致。这似乎表明她仍有爱的需求,但却难以表达。
通过节目中的原生家庭访谈,我了解到郭柯宇的成长经历。她的父亲才华横溢,但性格孤僻,与家人交流甚少,甚至在家中上锁,将自己与妻子和女儿隔绝开来。
这种环境导致她异常敏感,与父亲唯一的交流就是帮忙干活。她的母亲则一生都在努力赢得父亲的喜爱,却始终未能如愿。
这种成长经历让母亲丧失了自信和自尊,而郭柯宇则决心不活成母亲那样。她年少成名,不愿在男人面前显露卑微,这种恐惧让她难以表达需求。
与自恋者步入婚姻,你会积累许多愤怒。因为人需要被安抚、肯定和赞赏,而这些正是婚姻中维持自尊和活力的关键。
当婚姻中缺乏这些感受时,长时间的消耗会让人失去原本的活力。
在节目中,章贺多次“控诉”郭柯宇:结婚十年,她从未为他写过一首歌;她有自己的乐队,与朋友们玩得很开心,却对他漠不关心。
郭柯宇则回应说,她从未看过他的戏,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别人肯定。自恋者通常只关注自己,情感上疏离,不信任他人,缺乏共情能力,难以欣赏他人。
在婚姻中,你会感到自己没有存在感,长期下来会感到孤独、寂寞和活力丧失。
节目中,章贺的眼神始终离不开郭柯宇,他关心她的身体,照顾她的需求。但郭柯宇的心思却更多地在大家身上,像母亲一样照顾所有人。她对章贺的冷漠让章贺感到困惑和不解。
那么,如何与自恋者维持婚姻,并在其中获得幸福感呢?
保持内心独立的距离。在婚姻中与自恋者相处时,保持一定的内心距离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被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所影响,减少因他们的自我中心带来的疲惫。
直接但温和地反馈你的感受。在婚姻中,由于沟通模式的不同,常常会导致无效沟通,最终以暴怒收场。
因此,在表达不同意见或感受时,应采用非攻击性的语言,目的是清晰地传达信息,而不是激化冲突。
1.建立明确的界限。表达自己的需要、底线,并在必要时坚持这些界限,有助于保护自己不被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所主导。
2.寻求外部支持也很重要。包括心理咨询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。当与自恋者相处时,你的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,因此必须从外部获得支持。
这些支持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况,并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。
3.改变认知也很重要。外表冷酷的人内心可能更需要关爱,外表坚强的人内心可能更脆弱。共情他们的脆弱,从行为上理解他们的内心,会让你在婚姻中感觉更好。
4.改变行动方式。与其沟通不如一起行动。长期起行动培养出的胜任感、效能感、存在感、价值感会让人自我感觉更好,也能在行动中欣赏到自恋者身上的一种独特魅力。
婚姻是复杂的,人生中的许多爱恨情仇都在其中呈现。完美是不存在的,我们只能在现有的婚姻中努力让关系复活一点点,幸福一点点。
标签: 提升婚姻幸福感